实验分析:相较于实验1,实验2中的居民楼PM2.5浓度整体偏低。王庚辰认为,空气质量与建筑物周边环境有一定关系。马路旁的居民楼PM2.5比小区里的浓度高,这主要是受交通状况的影响。
实验2中,10层比1层的PM10浓度少6微克/立方米,王庚辰表示,PM10相对PM2.5,虽然颗粒会大一些,但是其重力沉降作用依然小,所以只会在低层地面浓度相对高一些,其他更高层的分布,依然均匀。
相对细颗粒物PM2.5,一些直径较大或肉眼能辨的颗粒物浓度随楼层如何变化?王庚辰认为,PM10在近地面、道路两旁有时浓度会比较高。
他分析,如果在道路两旁,交通活动比较频繁,一方面是汽车尾气排放,另一方面容易扬尘,“这些扬尘不会到很高的地方,扬起来后很快因重力作用沉降。”王庚辰表示,如果没有挨着马路,PM10随楼层的变化也不大。
谢绍光认为,一些粗颗粒物由下往上浓度可能逐渐降低。比如TSP(总悬浮颗粒物)这种粗粒子,“就是掉在家里地板上的灰尘,如果楼层高就掉落少,楼层低就掉落得多。不过影响不大,因为粗粒子不会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。”
实验2中的居民楼四周绿化较好,有人认为由于有绿色植被吸附作用,一些低楼层空气更好,高层反而更差。王庚辰认为此说法不科学。“空气是流动的,不提倡说哪一层干净,哪一层脏。”
免责声明:凡注明“来源:房天下”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,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;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;文中所涉面积,如无特殊说明,均为建筑面积;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,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。